本站网址:www.xawxcz.net 简体繁体

文学概论(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

第一节: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是指文本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高尔基说:“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

一、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艺术世界的有机性:艺术世界的有机性而言,艺术形象的系统性是其重要表现。无论哪类艺术形象,都必须具有系统性。

例如典型人物在作品中也必须统一于整个艺术世界的形象系统。

例如《红楼梦》是由三百多个人物形象及其关系构成的形象的有机系统,不能随意把其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抽掉来理解《红楼梦》的艺术世界。

恩格斯提出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重要命题。

不同性质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还存在着一种审美功能上的互补性,因而存在着更深层面的由文学形象类型之间的互补性而显示的系统性。

与人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适应,文学形象的审美类型是:写实性形象抒情性形象表意性形象

例1:写实性形象——言史诗

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例2:抒情性形象——抒情诗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例3:表意性形象——哲理诗

苏轼《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意在揭示一种哲理,是说不跳出某种事物的圈 子之外,是很难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正如站在庐山之中看不清庐山一样,表现出来的是表意性文学形象。

• 根据艺术形象体现审美理想的程度,把艺术形象分为高级形象和一般形象。一般把充分体现审美理想的、达到最高审美境界的艺术形象,称为高级形象形态。古典文论称这种形象为艺术“至境”,最早见于清代叶燮《原诗》中。

二、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特征: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 ,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

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不同,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为手段来实现其一切目的。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歌德:“诗指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秘密,企图用形象来解决他们。”

例1:杜甫五言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这首春光融融、景色流丽的小诗,全用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构成,全是诉诸人的感官的可觉、可视、可嗅、可听、可触的美好形象,从而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一切感觉机能一起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一起去领略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艺术形象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就是艺术概括性。

①文学形象往往通过个别概括一般通过偶然表现必然。例:鲁迅的祥林嫂的形象就概括了在就中国遭受封建礼教奴役的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杜甫的《石壕吏》使我们联想到“安史之乱”中的千家万户。

②通过艺术形象概括作家体验到的某种情感,以形象暗示和说明某种观念和道理。例:孟浩然的《春晓》和杜甫的《石壕吏》,朱熹的《观书有感》。

传神:为传达如黑格尔说的“生气、灵魂、精神”而存在。例1:用人物描写来传人物之神。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例2:用景物形态传达难以言说的事物和境界。陶渊明《琵琶行》:“采菊东篱下,您然见南山。”

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文学形象并不满足于对生活做简单的摹仿,而是一种人类心灵创造的艺术形式。(如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审美理想:是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范型模式。(它一方面具有个人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全人类性质。审美理想影响和制约着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 如《蒙娜丽莎》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又如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把生活中的丑陋转化为艺术美。)

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由于文学形象与审美理想的密切关系,这就决定了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文学形象必须是灌注了作家审美感情的,既揭示生活意蕴,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是否具有审美属性是文学(艺术)形象和非文学(艺术)形象的分水岭

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如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非自然中的马,而是人格化、诗意化的马,灌注画家的审美感情)

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托尔斯泰笔下安娜·卡列尼娜、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等; ②通过批判丑恶给人带来审美享受。如拉伯雷的《巨人传》,对欧洲封建统治的强大支柱天主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③通过同情的目光,描绘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呼唤人性向真善的回归。如法国雕塑家罗丹的《老妓女》,塑造了一个逝去青春的老妓女“丑”得怕人的身体; ④通过对社会和人生本质上丑陋和荒诞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和对美的渴望。

第二节:文学典型

一、典型论的发展与论争

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是类型说。(重视共性)

第二阶段: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 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观点代表人物:黑格尔

第三阶段: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 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西方典型观于“五四”以后传入我国:

阶级论典型说:从苏联移植,典型性是阶级性;典型人物:某个阶级的共同特征;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说:重视个性因素,纠正类型化

共名说:典型活在书本上、流行在生活中,成了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

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说:放到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的范畴上来考察

中介—特殊说:个别、特殊、一般。“特殊”是中间环节,又叫“中介”(典型)

二、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作为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一种范型模式、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文化意蕴的性格,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典型的特征性:•(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最先提出“特征” 概念)

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即一个人物其性格的最基本方面,要非常鲜明突出,处于主导的地位。

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薛宝钗的世故圆滑、王熙凤的心狠手辣。

文学典型还必须具有在总特征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典型人物的性格不仅要鲜活,而且一定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和多重结合。

通过局部特征性,塑造一种十分立体的、呼之欲出“圆整形人物”,成为显示出无穷魅力的个性。阿Q的性格丰富多彩而又矛盾——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等。

典型的丰厚历史文化意蕴:

人类创造典型,是为了“直观自身”的审美需要,追求的是典型所应该具有的审美认识价值,看一看人是怎样在历史和现实中生活,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本来面貌如何。凡是世界公认的典型,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性格刻画,显示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从而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蕴

如:果戈里的《死魂灵》(地主典型形象)与鲁迅的《阿Q正传》(辛亥革命)

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⑴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⑵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⑶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

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

• 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典型却是按人自身的生命形式创造的艺术形象,因而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特别具有满足人类在最充分的意义上直观自身的审美价值。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黑格尔主张人物性格描写要“表现出心情和灵魂的深度”。

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典型的真实性是怎样体现的?)【答】:①为艺术典型规定了严格的历史尺度。是艺术创造的原则,更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核心命题。作家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绘,通过卓越的个性刻画,揭示出政治和社会的真理,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趋势。②还在于作家人格的真诚。真诚是典型的真实性的一个侧面,透过典型总是折射作 家最真诚的人格态度和情感评价。如阿Q、林黛玉。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新颖性就是典型塑造的独创性。在文学典型的画廊里,绝不允许重复。如鲁迅谈新颖性——桃花、重复和雷同失去艺术魅力。

黑格尔:文学典型总是古今唯一的,以鲜活的生命形式呈现的十分独特的“这一个” • 别林斯基又称它为“熟悉的陌生人”。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人物的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①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和针对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②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实际上主要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

举例:设想在阿Q的典型环境里,若没有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赵太爷、钱太爷,没有不许阿Q革命的假洋鬼子,没有帮地主敲诈勒索的地保等,就无法造成阿Q屈辱的地位和悲偿的命运。没有阿Q与上述人物的不平等压迫关系,阿Q的性格特征也不会产生,更不会成为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互动性关系:①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②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例1:《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丰富又痛苦的精神生活,留下弱不禁风的躯壳。

例2:《水浒传》中,许多不愿意造反的英雄们,被一步步逼上梁山,如林冲。

例3:阿Q在未庄本是微不足道、受人欺凌的,但当他一旦从城里回来,把满把的“铜的”和“银的”往酒店的柜台上一甩,地位便立刻改观。

第三节:文学意境

一、意境论的形成和意境的界说

意境论的形成:

意境的源头: 《庄子·齐物论》,使用虚化的“境”的概念,为意境论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文学意境论的萌发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首先用“境”的概念来评论嵇康和阮籍的诗。

盛唐之后,意境开始全面形成王昌龄《诗格》中明确直接提出“意境”概念。 提出“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得形似;二曰情境:得其情;三曰意境:得其真。

把意境研究推进一步:诗僧皎然《诗式》提出“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 • 日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景与意相兼始好”。

扩大意境论的研究领域: 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 晚唐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⑹宋人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进一步规范了意境论的范围,明人陆时雍研究意境韵味问题:“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清王夫之探讨情与景关系问题:“景中生情,情中含景。相互依存/双向建构/妙合无垠

⑺我国意境论集大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意境

意境的界说:文学意境是抒情性文学追求的艺术至境形态。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创立的最高审美范畴。 “意境”是中国文论的独创,也是中国对文艺理论的一大贡献。

意境:①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 无穷的诗意空间;②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二、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韵味无穷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

情景交融三种不同类型是:

景中藏情式。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意深浓。

杜甫绝句《漫兴》:糁shēn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zhì子无人见,沙上凫fú雏傍母眠。【春色如画】

情中见景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

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 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 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情景并茂式。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

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 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

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

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又称“诗意的空间”。(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着这种具象联想而产 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即“不尽之意”,又称“神境、情境等。)

虚境与实境的关系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握下来加工。 “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境并非凭空而生,其产生依赖于实境的描绘。

例1: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实境:朱雀桥、野花野草、夕阳、燕子、六朝荒凉旧址

虚境:对六朝繁华景象的联想、对历史变化的洞察与领悟、对现实的联想与对比、对大唐社稷的担忧以及诗人忠贞正直的形象和无边的思绪。

例2: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生命律动——是意境的本质特征,是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

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它具有三个特点

表诚挚之情: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

状飞动之趣:展示生命的运动美,是一个空灵流动的世界。

传万物之灵趣:传达生命的神韵美。“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

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

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

总结: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和 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性文学形象的 高级形态,成为许多诗人作家的艺术至境追求。

• 明人陆时雍认为,“韵”是意境的生命,“有韵则生,无韵则死”。

例1: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赏析:这首词长吟远慕,气势博大,意境苍凉沉郁,有历史与现实、神话与人世、目睹与遐想、清丽与哀婉、苍凉与悲怆、优伤与焦灼、柔情与思考等美的韵致,再和以 箫声柳色,伴以西风晚霞,让人回味无穷。

三、意境的分类

刘熙载分类法——清代刘熙载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提出的分类方法。

他说:“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艺概》)

花鸟缠绵:明丽鲜艳的美;

云雷奋发:热烈崇高的美;

弦泉幽咽:悲凉凄清的美;

雪月空明:和平静穆的美。

都是中国抒情文学意境美的表现。

王国维分类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出一种分类方法。

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所描写的景物都带上了人的情感色彩。

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四节:文学象征意象

一、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文学意象

意象:在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中主要有四种含义:⑴心理意象:即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象。 国内心理学界译为“表象”,是指在知觉基础上所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各种感性形象。⑵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新生的、超前的意向性设计图像。 在文学创作中则表现为艺术构思所形成的心中之象,或曰“胸中之竹”。⑶泛化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统称。相当于“文学形象”。⑷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

“表意之象”与“审美意象”

⑴“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⑵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古义“表意之象”。

⑶“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论衡·乱龙》。

⑷清代叶燮称“至理”“至事”达到艺术至境的象征意象——中国古代象征意象论的成熟和完整

⑸德国近代哲学家康德,发现了象征意象美神的迷人风采——“审美意象”

二、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

文学象征意象:⑴文学象征意象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⑵它和典型、意境鼎足而居,也是达到艺术至境的高级形象形态之一。

艺术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

哲理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文学象征意象作为“表意之象”,所表之“意”,便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 事物的哲理性观念、意念,或者说是一种哲理性思考

例如朱熹的《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méng chōng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借助泛舟的形象来表达哲理;也许是议论某种人生境界。】

象征性:这是文学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这里的“象征”,是取狭义象征论。在象征里可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

如卡夫卡《变形记》,例如余光中的《夸父》:立意警策的象征诗,对民族前途乃至人类命运的思考与担忧。

荒诞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

清代学者章学诚说“《庄》《列》之寓言……愈出愈奇,不可思议。”——荒诞性

象征意象的荒诞性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

指形象形态上的荒诞性。 如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刑天、埃及狮身人面兽是人与 兽的嫁接,华沙美人鱼是美女与鱼的合成等——现实中不可能有的事物。现代如卡夫卡笔下的人变成大甲虫,法国尤涅斯库笔下一个小镇上的人都变成犀牛。

指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现代派文学更是刻意表现人类生存的困境与荒诞, 如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荒野里等待不明身份的人——戈多,表现人类对无望的未来充满期待的荒谬悲剧,以示人生的荒诞性。

求解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审美特征

好的意象往往使人始终也难得出最确切的结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

①艺术家有意隐藏自己的立意,以求神秘含蓄。

法国诗人马拉美:“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诗写出来原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

②是作家选择的象征物,对作家来说虽然是他为思想寻找的“客观对应物”, 但读者并不了解作者的思路,而只能凭自己的经验、知识和鉴赏力去猜测。不同的读者因为知识经验的结构和智慧程度不同,便会猜出不同的意义来。

如英国诗人布莱克的《病玫瑰》;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 如毕加索巨幅油画《格尔尼卡》。

三、象征意象化的原则与方法

以荒诞的幻象表达真实的意念:象征意象创造以表意为目的。如艾略特的诗、卡夫卡的“异化”(变成甲壳虫)

在抽象思维指导下实现最佳的象征意象组合:象征意象创造不同于典型和意境之处,最明显的区别在思维方式上。 典型与意境,均是可以在具象思维上和意象思维相对举的范畴,二者均属于艺术思维。 如杜甫的《病柏》:寄托着杜甫对江山社稷前途的一种评价;病因、国运。

“意象应合”的原则(象征意象化):明代学者何景明提出“意象应合”的原则:①努力捕捉客观物象与主观意念的对应关系,选择最佳象征物。如卡夫卡的大甲虫;②准确把握对应点,暗暗铺下能诱发人们思考的“跳板”。如陆游《卜算子·咏梅》。③拟人化的方法。在象征物上注入人的生命、人格、气质甚至德性。

四、文学象征意象的分类

寓言式象征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而这正是故事的主旨。

常以叙事诗、小说和戏剧等形式、通过有情节的整体性形象系统来实现某种观念的表达。

尤涅斯库《秃头歌女》:通过舞台组接了夫妇对面不相识的事,显示了现代社会人际 关系的冷漠与隔阂及作家的忧虑与思考。

符号式象征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它以整体的或单个的形象特征,暗示和象征着某些观念或哲理。从本质上看,其作用不过是一种表意的符号。

符号式意象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抽象型,一类是具象型

抽象型符号式意象:建筑、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如巴黎埃菲尔铁塔。

具象型符号式意象:如李贺笔下的“天马”、李商隐笔下的“锦瑟”、郭沫若笔下的 “天狗”;闻一多的“死水、红烛”,臧克家的“老马”、诗人余光中的“夸父。”

本文链接:http://xawxcz.net/post/413.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学习 •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