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网址:www.xawxcz.net 简体繁体

现代作品选(第一章):精读小说(共12篇)

01 阿Q正传 ★★★

▪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 小说的创作思想:启蒙主义,为人生,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阿Q正传》——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1.主要人物:赵太爷(未庄最有权势的人,是封建势力的代表)、阿Q吴妈(赵太爷家的女仆,阿Q嘴里的“小孤孀”,是阿Q敢于鼓起勇气调戏的对象)、假洋鬼子(钱太爷的儿子,留过洋)、赵秀才(赵太爷儿子)、王胡(被阿Q看不起,但却把阿Q打了一顿)、小尼姑、小D(与阿Q相似,但更具有改造性)等。

2.故事:挨揍说是儿子打父亲、和王胡比谁身上虱子多;骂钱太爷儿子是假洋鬼子被打、欺负更弱小的小尼姑;勾引吴妈、和小D打架、盲目玩革命丢了性命。

3.阿Q形象: ⑴阿Q是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典型形象。⑵阿Q是生活于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通雇农。阿Q的性格中有农民的质朴、愚蠢和狡猾,但其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表现为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和欺软怕硬等。⑶阿Q的思想中有着封建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有要求革命的一面。他假想的革命的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千百年来农民“改朝换代”的旧式革命愿望。但他对革命的向往,也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⑷结局被糊里糊涂地被枪毙,表现了贫苦农民在所谓“革命”中成为牺牲品的命运。

4.阿Q形象内涵: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刻画国人魂灵,暴露国民劣根性,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阿Q“大团圆”结局,批判辛亥革命不彻底性,即仅推翻了封建王朝,没有改变底层人的命运,没有唤醒人民为改变命运而斗争,所以阿Q成了革命的牺牲品。

5.艺术特色:现实主义手法。未庄是中国农村的缩影,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⑵漫画式、边议边叙的叙述方式,将生活片段衔接,描写命运,突显性格。⑶悲喜交融。阿Q看似可笑的行为,带来了悲剧性的结局。⑷强烈的讽刺性,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描写社会现象,并通过阿Q进行批判。


02 春风沉醉的晚上 ★★★

▪ 作者:郁达夫,浙江富阳人,新文学社团“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

▪ 作品风格: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主人公常是作者化身,生活的“零余者”。第一人称叙事,多抒发苦闷情绪,表达“五四”时期青年人个性解放要求。

▪ 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集。

《春风沉醉的晚上》

1.人物形象:⑴“我”是留洋归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有抑郁症,生活窘迫,是生活的“零余者”。⑵陈二妹无亲无友,心境寂寞,工作辛苦工资微薄,痛恨工厂,表现了产业工人的生存处境和朦胧的反抗资本家的阶级意识。⑶陈二妹对“我”友善,善良真挚热情,净化了“我”的感情,歌颂了知识分子和工人的真诚友谊。⑷“我们”同住贫民窟,由相识、猜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表达了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

2.“我”和陈二妹交往阶段:同住贫民窟,两人由相识、猜疑到相互了解、互相同情。阶段:①疑惧 ②信赖、同情。③规劝。④消除误会,友谊升华。

3.艺术特色:第一人称叙事,把小说当作自叙传来刻画人物,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⑵运用对比手法。男女主人公身份不同,趣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却达到相互了解与同情,同在社会,有着相同的命运和遭遇,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悟。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刻画。住房、电车和灯光,简略地勾勒了上海贫富悬殊巨大、人情冷漠的 世界,反衬女主人公热情的可贵。结尾对天空的描写,与人物黯淡心境吻合。云层和天色,象征低沉、灰暗的心情,蕴藏着知识分子不能把握前途的无限哀愁。


03 潘先生在难中 ★★★

▪ 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文学研究会: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许地山等12人发起,“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后来加入者有谢婉莹(冰心)、舒庆春(老舍)、朱湘等170余人。

▪ 作者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

▪ 作品特点:小说叙事冷静客观,描写准确细致,语言贴切精炼。矛盾评价:"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

《潘先生在难中》

1.背景:1924年爆发的江浙军阀混战

2.主题思想:文章以“逃难”为主题和线索,批判了潘先生这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发出了改造人生的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

3.潘先生人物形象:⑴潘先生是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⑵潘先生率领一家逃难躲避战乱,回到家乡后写歌颂军阀的条幅,反映了他的自私、卑琐,苟且偷安、逆来顺受,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庸俗卑琐的信念。⑶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

4.艺术特色:冷静地描写现实生活细节,展示人物的卑琐人生。把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结合起来,把战乱的消息和人物心理结合起来,客观而细腻地描写了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的波折,揭示了人生。⑵人物动作和心理,冷静的描写中寄寓讽刺、批判。⑶语言简洁、流畅、准确,为现代汉语的规范起了开拓作用。

5.结尾特色:⑴深刻讽刺了这种没有家国意识的知识分子形象。⑵肉麻地歌颂军阀,为“保全自己”“向上爬”而没有是非原则尤为卑劣,体现了小市民的劣根性,是小说点睛之笔。


04 萧萧 ★★★

▪ 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短篇小说《丈夫》《萧萧》;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

《萧萧》

1.场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

2.人物:萧萧(童养媳,面临“沉潭”“发卖”命运);花狗(诱奸萧萧);萧萧的本家伯父(决定“沉潭”或“发卖”人物)。

3.萧萧形象:⑴十二岁做童养媳,被工人花狗诱惑怀孕,面临“沉潭”和“发卖”的命运,最后因生下儿子得以继续在婆家生活。⑵希望获取自由,但这种意识非常朦胧,只是昙花一现,一生没有选择的权利。⑶小说结尾处萧萧看着自己的儿子娶童养媳时那么平静自然,麻木让人痛心。

4.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萧萧的不幸遭遇,一方面表现了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揭示了湘西世界拒绝新事物、落后于时代的封闭局面

5.小说叙事特点: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十几年的事情,其间有爷爷的转述,顺序中又有省略和概叙。

6.对比手法的运用:将湘西世界之外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学生与湘西世界内部做童养媳的萧萧进行对比,通过爷爷转述,展现出湘西世界落后麻木、拒绝接受新事物的一面。⑵萧萧作为童养媳的身份和最终儿子娶童养媳形成对比,暗示着萧萧悲剧重演,让人深思。


05 春蚕 ★★★

▪ 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人。“文学研究会”成员。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 作品特色:小说以反映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剖析见长;提倡现实主义文学。

《春蚕》

1.主题: ⑴作家通过描写30年代初期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剧命运。⑵反映“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

2.老通宝形象:⑴勤劳俭朴,忠厚老实;逆来顺受,不甘于贫困,竭力挣扎;对生活抱有希望,有虔诚的热情,相信勤劳可以发家。⑵因循守旧,深受封建意识毒害(如说荷花是“白虎星”,怕沾晦气),又把家庭的衰败归结于封建迷信的因果报应。这是老一辈中国农民的缩影,体现了农民封闭僵化的惰性。⑶凭直觉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反映了老一代农民对帝国主义的强烈憎恨

3.艺术特色:⑴通过对生活细节逼真描写,剖析社会问题的内在根源,体现了茅盾以理性描写社会问题并以形象剖析社会本质的艺术特质。⑵把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蚕事、自然景物融会交织,歌颂了农民的农业劳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时代的波澜


06 菉竹山房 ★★

▪ 作者:吴组缃,原名吴祖襄。

代表作:短篇《樊家铺》《一千八百担》,写实主义风格。

《菉竹山房》

1.人物:二姑姑(抱着灵牌成亲;逾越封建礼教)、兰花(二姑姑丫鬟)、“我”(二姑姑的侄子)、阿圆

2..悲剧的社会根源(主题思想):⑴小说以现代文明青年的视角叙述二姑姑年轻时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她逾越封建礼教的行为招来悲惨结局。(悲剧根源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⑵强烈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扼杀,封建婚姻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与迫害。⑶窥房情节表明了人性被压制二十多年后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3.艺术特色:叙事视角:以受过现代教育年轻夫妇的叙事视角,由看望二姑姑引出过去的故事,进入菉竹山房描写二姑姑现实生活。⑵叙事时间:把故事浓缩在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集中描写二姑姑的生活,如坟墓般却不失对正当人生的向往。⑶窥房情节是神来之笔,故事到达高潮戛然而止,余味无穷。⑷通过环境营造气氛,渲染情节,烘托人物。

4.结尾“窥房”情节的作用:在结构上是承接前文,把前文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渲染到极致;又是转折,极致后必有转折,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原来窥房的是女主人公——二姑姑。“窥房”的结尾在艺术上出奇制胜,有画龙点睛之妙。


07 九十九度中 ★★★

▪ 作者:林徽因,诗人、作家、建筑师。

代表作: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

《九十九度中》——李健吾评:“最富有现代性”

1.人物形象:卢二爷、三个挑夫、逸九、阿淑、老孟、车夫杨三、王康、赵妈等。

2.故事梗概:描写酷暑高温的一天,北京某地人们的生活。

3.表现反映:新旧交替社会的人生百态,复杂有机的生活。

4.隐含意义:隐含贫富对比,暗含人生的不如意。

5.两类生活图景:⑴挑夫、车夫、丫环——劳动人民系列——他们的命运是病死、坐牢、挨饿;⑵卢二爷、张老太太、阿淑——富贵人家系列——他们的生存状态是空虚无聊、挥霍无度、因循守旧。

6.主题意蕴:⑴小说采用全景的视角,描写了北京某地区的人们在酷暑中从白天到夜晚的日常生活,表现了生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⑵小说隐隐透露出一种贫富对照,暗含着人生的不如意。

7.艺术特色:李健吾评价作品为“最富有现代性”。⑵叙事方式:没有统一的故事、主人公;⑶结构特点:全景视角,不同故事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的结构;⑷描写手法:白描、心理描写,蒙太奇;⑸语言风格:明快跳跃,简洁有力。


08 断魂枪 ★★

▪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 代表作:长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月牙儿》;短篇《断魂枪》;话剧《龙须沟》《茶馆》。

▪ 作品特点:多以老北京为背景,表现城市底层人们的生存困境,擅长运用北京方言。

《断魂枪》

1.背景:晚清民初,辛亥革命前夕。

2.主题思想:借镖师沙子龙、王三胜、孙老者冷兵器枪法的不同态度,对大时代转型中个人选择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3.王三胜、孙老者性格:共同特点:都盲目崇拜“国粹”,排斥外来新事物,不能与时俱进。⑵性格不同点:王三胜争强好胜,肤浅短视;孙老者真心学艺,磊落果断

4.沙子龙形象及意义:⑴曾经威震西北,特殊年代,将镖局改为客栈,顺应潮流改变自己生存方式,有远见卓识对时代潮流的清醒意识处事周全。⑵怀念过去风光岁月,不想他人陷于落后的时代而不传五虎断魂枪。面对王三胜前后不同态度,显示出宽容大度的性格。⑶反映作者老舍强烈的爱国心和敏锐的洞察力,隐含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盲目崇拜“国粹”的东方大梦(沙子龙: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5.艺术特色:抓取典型:沙子龙、孙老者、王三胜;⑵白描手法:肖像、语言、动作刻画人物;⑶对比手法:沙子龙认识清醒、处事周全,和孙王二人沉迷大梦;孙老者真心学艺、磊落果断和王三胜们争强好胜、肤浅短视。


09 小城三月 ★★★

▪ 作者:萧红,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河人。

代表作: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写作风格:不事雕琢,浑然天成,往往采取儿童视角来描述社会人生,女性特有的书写方式。

《小城三月》

1.翠姨形象:⑴翠姨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觉醒女性典型的代表,人生悲剧是她的进步要求与时代局限之间的冲突造成的;⑵聪明、美丽、沉静、内向的传统女性,没有读过书;⑶朦胧的个性意识和观念觉醒,向往现代文明的爱情与婚姻;⑷无法冲破封建婚姻制度,抑郁而死

2.主题思想:⑴通过第一人称讲述了翠姨的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绒绳鞋”暗示她的悲剧)。⑵其悲剧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觉醒女性普遍遭遇到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女性解放的深切关注。

3.艺术特色:细节描写:女性日常琐事的描写,深入到女主人公的心灵深处,刻画了翠姨丰满的形象。⑵情节描写:对翠姨买绒绳鞋的起伏曲折,表现了翠姨内向、孤傲的个性,暗示了她爱情悲剧的结局。⑶对比衬托:翠姨妹妹 的大说大笑,不太修边幅,粗心大意,穿着赶时髦衬托翠姨的雅致娴静。⑷浓烈的抒情色彩。小说不着意于强烈的矛盾冲突与曲折起伏的情节,而是将翠姨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将小说的形象、散文的结构、诗歌的意境融为一体。⑸首尾对“春”的描写:以充满生机的春天开始,引出翠姨的爱情故事,又以北方春天短暂易逝,翠姨的坟头长满青草作结,凄婉、悲凉。首尾呼应,严谨完整,并起到点题的作用。又富有象征意味,感伤惆怅。


10 小二黑结婚 ★★★

▪ 作者:赵树理,“山药蛋派”。

代表作: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

《小二黑结婚》

1.人物:神仙”:二诸葛、三仙姑;新青年:小二黑、小芹;流氓村干部:金旺和兴旺

2.人物形象:多重对比刻画人物:

二诸葛与三仙姑对比:一男一女,一下神、一占卜;

【相同点】:封建思想,反对自由恋爱,要以父母之命包办婚姻。

【不同点】:①二诸葛:真迷信,封建愚昧,但性格厚道,软弱胆小;三仙姑:假迷信,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自私心很重的变态私欲。②讽刺区别:二诸葛:态度较温和,他迂于迷信,心不坏;三仙姑:尖刻。她还有羞耻之心,说明讽刺还有余地。两位“神仙”最后有了转变。说明封建迷信思想在解放区群众中逐渐失去市场,社会风气在发生变化。

二诸葛三仙姑与小二黑小芹对比:老一代落后农民对比新一代年轻进取农民;

小二黑、小芹:①积极进取、敢于斗争;②正直纯洁、充满自信。

小二黑小芹与金旺兄弟对比:同是年轻人,前者积极进取正直纯洁,后者欺压邻里,无恶不作;

金旺兄弟与区里干部:同是根据地边区政权代表者,前者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后者严正英明、依法办事。

3.主题思想:⑴写于1943年,歌颂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人物和新气象,歌颂人民政权、歌颂解放区新社会的意义。⑵小二黑和小芹对自由恋爱的追求,表明了新一代的农民在成长。⑶通过小二黑和小芹抗拒地方恶势力和农村封建思想的自由恋爱故事,尖锐地指出了当时即使在抗日民主根据地,还有坏人混入基层政权,利用封建思想迫害贫苦农民,成为群众大敌,这是需要人们警惕的。

4.艺术特色(民族化、大众化): ⑴结构形式:传统说书,矛盾冲突为中心,设置悬念;⑵艺术手法:人物引出人物、故事引出故事、大故事套小故事;⑶人物刻画:多重对比;⑷语言风格:人物语言个性化,叙述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活泼有趣。


11 金锁记(存目) ★★★

▪ 作者:张爱玲

代表作: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半生缘》。

《金锁记》——傅雷称“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1.人物关系:姜家老太太;老大:姜伯泽(妻子玳珍);老二:姜仲泽(妻子曹七巧)→儿子长白(妻子芝寿),女儿长安(未婚夫童世舫),侄子曹春喜;老三:姜季泽(妻子兰仙,女儿长馨)。

2.主题思想:小说成功塑造了曹七巧这一典型形象,对隐秘复杂可怕的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3.曹七巧心理变态过程(人物性格)⑴曹七巧嫁入姜公馆后,因出身卑微而戴上黄金的枷锁,变得自私刻薄;⑵她因丈夫患骨痨去挑逗小叔子姜季泽;⑶丈夫去世,怕失去家产而拒绝情欲,物质情欲双压抑,心理扭曲;⑷她把自身的不幸发泄在子女身上,颠覆了传统母亲的慈爱形象。

4.艺术特色:结构特色:善于延展时空和压缩时空,重要场面详细铺展,不重要的用蒙太奇法压缩,情节有张有弛;⑵描写手法:语言、动作传神,衣着装饰的细节以展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态势;⑶月亮意象:开篇的月亮关照始终,色调苍凉,把读者对曹七巧的命运思考带向人生喟叹;⑷傅雷评价:“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12 荷花淀 ★★

▪ 作者:孙犁,河北衡水人,荷花淀派

▪ 代表作:短篇小说《荷花淀》1945,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荷花淀》

1.时代背景: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

2.思想内容:描写白洋淀妇女送夫参军到自觉地组织起战斗队伍的成长历程,反映了抗战时期冀中人民斗争的生活,歌颂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

3.水生嫂等妇女形象:送夫参军,支持和挂念出外抗日的丈夫们,亲见伏击,自觉组织队伍在荷花淀里抗日作战。表现了她们深明大义、思想进步的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勤劳持家、细腻开朗、深明大义、勇敢机智,思想进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3.艺术特色:构思自然精巧:以水生嫂们的成长为线索,贯穿日常生活;⑵意境诗情画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美好的人物心灵融为一体;⑶通过动作、对话、细节简洁含蓄的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心理;⑷语言生动浅显,明快干净,且耐人寻味。

本文链接:http://xawxcz.net/post/428.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学习 •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