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网址:www.xawxcz.net 简体繁体

现代作品选(第二章):精读诗歌(共11篇)

01 凤凰涅槃 ★★★

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创造社主要发起人之一。

▪ 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恢复》;历史剧《屈原》《虎符》《蔡文姬》

《凤凰涅槃》——选自《女神》,自由体

1.结构: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凤凰更生歌。

2.内容:凤歌》:诗人借凤的哀鸣,对无限黑暗的旧中国发出了强烈的诅咒(空间角度);《凰歌》:诗人 进一步形象地说明了这个万恶的旧世界是应当被推翻的,是应当死去的(时间角度);《凤凰同歌》:表达了诗人坚信革命能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群鸟歌》:禽类中的群丑的写照。(群鸟形象:岩鹰—空界霸王;孔雀—花翎威光;鸱枭—鼠肉馨香;家鸽—驯良安康;鹦鹉—雄辩家;白鹤—高蹈派。)《凤凰更生歌》:高潮,诗人理想的结晶。高昂的激情和烈火一般的语言,热烈地歌颂“光明更生”、“宇宙更生”、“凤凰更生”,对未来祖国的新生表示了衷心的赞美。

3.主题思想:⑴借凤凰涅槃的古老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⑵凤凰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凤凰涅槃》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4.凤凰的形象:⑴“”歌象征男性的歌,狂飙突进地否定旧世界的一切;“”歌象征女性的歌,在悲怆中大胆扬弃因袭的旧我,实现自我生命的更新。⑵凤凰严厉斥责庸俗猥琐的“凡鸟”,向往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颠覆旧世界的战斗精神和乐观主义气概。⑶凤凰是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充分表达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敢于彻底破坏旧事物、创造现世光明的进步社会理想。

5.艺术特色:浪漫主义:想象瑰奇(大胆而绮丽),色彩明丽,富有浪漫主义特色;⑵泛神论:把宇宙万物和自我融为一体,营造万物同源的境界,表现诗人与祖国人民融合为一的愿望,具有浓厚的泛神论色彩。⑶诗歌自由体形式:打破旧诗格律,借鉴西方自由体诗,实现了诗体解放。⑷大量采用设问、排比、反复的手法,表达酣畅,节奏明快,适于朗诵。


02 死水 ★★★

▪ 作者:闻一多,早年留美,新月社诗人;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

代表作:诗集《红烛》《死水》。

《死水》——创作于1926年,留美回国之后。

1.主题思想:⑴抒发诗人留学回国后目睹现实惨状而产生的悲愤心情。⑵“死水”是满目疮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的象征。⑶表达了诗人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揭露和斥责,希望丑恶的旧社会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⑷朱自清指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2.象征意义:⑴“死水”是满目疮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象征,认为在“绝望中才有希望”。蕴含着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的揭露和斥责。⑵“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等众多色彩斑斓的意象,在美的外衣下、 以反讥、反衬手法,写尽了死水的腐朽、恶臭等丑的本质。⑶以“青蛙”的“歌唱”讽刺了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颠倒黑白,以丑为美的无耻嘴脸。

3.艺术特色:象征手法。通篇使用象征手法,“死水”是满目疮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的象征。⑵格律诗三美理论的巧妙运用音乐美(每行有四个音步,首尾都是双音词,有节奏感),绘画美(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用翡翠、桃花等描写死水),建筑美(每节四行,每行九字,结构整齐)。


03 雨巷(戴望舒)★★★

▪ 作者:戴望舒,早年留学法国,现代派诗人、“雨巷诗人”。

▪ 代表作:诗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

作品风格:诗歌平实、敏锐、精确。诗歌创作所受的影响主要是法国象征派和中国古典诗歌;抗战爆发后颠沛流离,呈现对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关注。

《雨巷》——叶圣陶:“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1.主题思想:“我”是抒情主体,丁香花一样的姑娘” 是诗人理想的化身,希望的象征。诗人在低沉的调子里,抒发自己沉重的情绪。自我形象孤独伤感,寄予对现实的不满、失望、痛苦,和对未来的悠长期盼。

2.艺术特色:意象朦胧,充满象征意味。⑵注重音乐感。音节优美,韵脚铿锵,每节押韵二至三次,用词语的复沓、重复等手法。⑶叶圣陶:“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04 再别康桥 ★★

▪ 作者:徐志摩新月社诗人。

代表作:《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再别康桥》

1.主题思想:徐志摩再度游历英国后在归国的海轮上以缠绵凄婉的笔调,表达了对康桥的留恋惜别与眷恋),和“康桥理想”破灭无限哀伤的情怀。【康桥理想:留学剑桥时感受到的英国式文明,归国后看到军阀统治下旧中国的黑暗现实而破灭。】

2.艺术特色:意境:抓住“金柳”、“波光”、“青荇”、“星辉”等形象勾勒出充满魅力的康河晚景,创造耐人寻味的意境,表露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⑵格调轻盈柔和,有无可奈何、梦幻般的情调。⑶形式意象明丽流转语言温婉柔美 ,诗行整齐语调回环往复,充满音乐性与动态美。(现代格律诗的特点)

【选择题】:A.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汇;B.格调轻盈柔和;C.梦幻般的情调;D.色彩丰富;E.富有音乐美与动态美

3.首尾两节的语言特点及思想情绪:⑴迭字强化感情,营造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产生轻灵柔和和回环的音乐美感;⑵把诗人理想幻灭后的失望、无奈的伤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现的更为真切、深切和动人。


05 大堰河—我的保姆(自传体性质诗歌)★★★

▪ 作者:艾青,早年留学法国。

代表诗集:《大堰河》(自传性质)、《北方》、《旷野》,长诗《向太阳》、《火把》。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大堰河形象:勤劳忠厚的中国劳动妇女的象征,养育人类的母亲。

2.思想感情:⑴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大堰河(保姆)的怀念,展现了勤劳善良的乡村妇女的灵魂。⑵通过描写她痛苦悲惨的一生,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⑶诗人把爱和恨、赞美和诅咒交织在一起,传达了对罪恶社会的愤慨和不平

3.艺术特征——自由诗⑴以你我她的人称变换,通过叙事抒情,用排比和对比表达强烈的感情,诗句重叠,诗节反复咏叹,诗篇既明朗单纯又多姿多彩;⑵借助联想进行铺叙,构成生动的画面;⑶诗句长短无定,散文化,但有内在的韵律,音调和谐,色彩鲜明,情味深长。


06 断章 ★★

▪ 作者:卞之琳新月派,江苏海门人。

代表诗集:《三秋草》《鱼目集》《十年诗草》。

《断章》

1.选择题:以“装饰”一词关联起来的意象是明月和窗

2.主题思想哲理、观念和人生体验⑴将刹那间的感觉升腾为深邃的慧思,表达了相对、平衡的观念:人可以看“风景”,也可能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而被别人观赏,“你”“我”的形象在对方的眼中和梦里互换;⑵表现诗人对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关系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词约义丰,回味无穷。

3.艺术特点(以生活形象表现抽象观念)以鲜明的生活形象表现抽象观念。诗行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诗意深沉而不晦涩,渺远而不虚空。⑵主要词语(风景)的反复出现,既是内容的需要,也造就了节奏与诗意的往复回环


07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

作者:穆旦,本名查良铮,九叶派,堂弟金庸。

代表作:《探险者》《旗》;组诗《诗八首》《赞美》;翻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唐璜》。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1.背景:没有写战争场面的残酷、或者战斗热情,把苦难设置在带有日常生活气息的防空洞里。

2.主题思想:诗歌把苦难设置在有生活气息的防空洞里,叠加当前时空和“我”的想象,在纠结、对比、反讽中传达战争带来的苦难。

3.艺术特点:纠结、对比、反讽,悖论式的书写方式,控诉讽刺战争:⑴防空洞内外两个不同的世界:洞外,人们暴露在死亡的威胁之下;洞内,人们成功地躲避了死亡,轻松地谈笑,无动于衷地看着报纸上的花边新闻。⑵战争是残酷冷峻的,但在防空洞里生出诗意,构成一种强烈的悖论。⑶以轻松玩笑语调,描述残酷战争给民族命运和个体生命所带来的严峻而痛苦的现实。⑷把古代道家术士炼丹企求长生的意向和梦想与战争对生命的毁灭相对照。⑸“我”看见自己的死亡,是悖论,泛化到每个已死或将死者身上,是对战争的残暴与苦难的控诉,也是对血腥战争的一种讽刺与嘲弄。


08 纤夫 ★★★

▪ 作者:阿垅,本名陈守梅,七月派

【七月派】:胡风,《七月》杂志。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学派别,倡导将主观情感与客观现实在作品中统一,用战斗的笔,抒写火热的战斗,表现强烈的时代精神。

▪ 代表作:诗集《无弦琴》,诗论《人和诗》《诗和现实》。

《纤夫》

1.创作背景:写于抗战相持阶段的1941年。

2.主题思想:⑴描绘了在长江上艰难跋涉的纤夫与逆风、逆浪的拼搏精神,表现了一种深藏在普通人民身上的坚韧强劲的民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⑵借说明艰苦的时代,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牵引着“中国这个古老又破洞的船”从革命走向胜利。

3.艺术特色:雕塑手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距离对纤夫进行多重描写,使诗歌有很强的立体感与形态感;⑵自由体长诗,节奏多变,给诗歌带来极大的艺术张力。


09 十四行集★★

▪ 作者:冯至,留学德国。

代表作: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

《十四行集》1941年——生活穷困,但思想活跃,在西南联大教书期间于林中思考。

1.主题思想:鼠曲草》是哲理抒情诗,借鼠曲草平凡、渺小的生存过程,探求人生的真谛;《杜甫》刻画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毫无躲避地承受时代的艰难,抗战时期的中国和安史之乱有相似的兵凶战危、颠沛流离,呼唤知识分子对民族与时代危机的担当精神。

2.人物形象:《杜甫》刻画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忍受饥肠,在漂泊与流浪中仍然忧心人民、痛惜祖国江山破碎、呕心沥血地唱着悲壮哀歌的具有担当精神的“诗圣”形象。冯至认为杜甫的伟大在于他毫无躲避地承受时代的艰难,表达“我们所处的时代也许比杜甫的时代更艰难,只有执著的精神才能克服它”,呼唤知识分子对民族与时代危机的担当精神。

3.艺术特点:⑴诗歌借用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如暗示、象征、联想、跳跃等反映人的感觉、印象和心理状态。⑵在形式上借用意大利十四行诗的格式,同时有所变通。


10 金黄的稻束★★

▪ 作者:郑敏九叶派

代表作: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诗集《寻觅集》《早晨,我在这里采花》。

▪ 九叶派诗人:陈敬容唐湜杜运燮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

《金色的稻束》——“诗”与“思”完美融合

1.主题思想:通过联想把金黄的稻束想象成有着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的雕像,表达了对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崇高敬意。

2.艺术特色:借景抒情,寻找抽象与物体之间的内在契合,用象形性词汇承受思想,达到现实、象征和思想的结合,体现了现代诗“思想知觉化”的重要特征。⑵全诗宁静、饱满、透明,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不仅具有情绪感染力,更具有思维启示力。


11 力的前奏★★★

▪ 作者:陈敬容九叶派

▪ 代表作:诗集《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诗歌特点:受古典诗词、西方现代诗歌双重影响,诗歌亲切自然、生动凝练。

《力的前奏》——1947年,诗人向人们预报着以坚定的信念守候着即将降临祖国大地的黎明。

1.“歌者”“舞者”“风暴前夕”三个意象的含义:⑴“歌者”像一个容器“蓄满了声音”,“舞者”拼尽呼吸为一个姿势,“风暴前夕”蕴含了力的爆发。⑵诗歌通过这三个意象表达了力的聚集到爆发的全过程,展现了“力” 依靠长期沉默聚集的哲理性命题,象征着人们在革命时代的“黎明”即将到来之前的痛苦与挣扎、守候与期待。

2.主题思想:⑴这是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社会正在酝酿大变革的真实写照,预示着旧时代即将过去、新时代即将来临。⑵诗中歌者、舞者、暴风雨前夕的云和海洋等意象,充满紧张感,象征着人们在革命时代的“黎明”即将到来之前的痛苦与挣扎、守候与期待。⑶展现了一个哲理性、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力的爆发依靠长期沉默的聚集

3.艺术特色:意象生动,充满力量。词语简洁明快。⑵全诗完成了力从聚集到爆发的全过程,节奏徐缓整饬,凝练耐人寻味。

本文链接:http://xawxcz.net/post/429.html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学习 • 写作